近期,各大央企在其陸續出臺的“十二五”規劃中,均將布局新興產業列為“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計劃。
中國五礦集團(下稱五礦)在2011年工作部署中提出,要圍繞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布局相關產業的研發和生產。這意味著,“國家隊”已開始提前布局新興產業。
央企布局新興產業也獲得國資委的大力支持。近日,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表示,央企要用好用足國家鼓勵新興產業發展的現有政策,結合本企業發展實際和優勢,集中力量培育發展與企業主業高度相關的新興產業,努力占領未來發展制高點。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布局新興產業的動作相對較小。對此,有業內人士擔憂,民營企業都會被擋在新興產業的“玻璃門”之外。
央企搶食新興產業
從五礦、中鋁、中鋼、中材、南車、北車等央企獲悉,2011年,這些央企將開始規劃布局相關新興產業,使其成為公司“十二五”期間新的業績增長點。
在政府將高速鐵路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背景下,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雙寡頭”南車和北車,也均將制定計劃發展新材料和新技術。
從國資委獲悉,央企已開始在各自領域布局發展新興產業,布局的重點將圍繞各央企的主業展開,并根據主業特點有所側重。
國資委助力
近日,國資委主任王勇就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指出,“十二五”時期,要集中力量重點支持有較好基礎的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資委支持央企發展新興產業的決心還體現在,去年12月22日成立的中國國新控股集團將探索對新興產業進行輔助性投資。
1月初,王勇表示,要進一步推動國有經濟向公共服務領域、傳統優勢產業、地方支出產業、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這意味著,新興產業已被國資委列為國有資本重點發展產業。今后,國資委將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國資委支持國有資本向新興產業集中不無道理。因為,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逐年提高。
根據新興產業的“三步走”發展規劃,第一階段,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升級的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左右;第二階段,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左右;第三階段,到203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新壟斷之憂
與央企進軍新興產業的十足霸氣相比,民營企業對新興產業的態度相對冷淡。盡管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引導民間資本流向新興產業,但民營企業的態度大多比較謹慎。
有市場人士擔憂,未來新興產業的投資機遇很大,但央企已依靠政策、資金等實力提前發起了沖鋒,大多民營資本或將錯失這場盛宴。事實上,盡管央企紛紛將新興產業列入“十二五”發展計劃,但實際操作起來依然非常謹慎。
一家央企管理人士直言,新興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太多賺錢的機會,大多央企進入新興產業的領域,是按照國家要求進行產業布局。正是由于新興產業尚未形成規模性的盈利基礎,民營企業大多持觀望態度。■
http:www.cibtcorp.com/news/2011-2/20112281554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