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光伏業產能過剩 風投正在找退路正文

光伏業產能過剩 風投正在找退路

2009/2/5 9:26:25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在全球資源爭奪激烈的今天,新能源無疑是各路資本所追逐的寵兒。而作為新能源的代表,光伏產業更是備受青睞。

    如今,全球經濟的整體下滑以及愈演愈烈的金融風暴,光伏產業能否獨善其身?在成為全球光伏生產大國的中國,光伏產業能否依舊風光?金融風暴下的光伏產業,也許將演繹又一出新的故事。

    案例——交大泰陽36%股權掛牌轉讓

    近日,一則掛牌信息悄然出現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網站上。中國最大的裝備制造業集團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交大泰陽綠色能源有限公司掛牌轉讓36%的股權,掛牌起拍價為13860萬元。

    “股權轉讓這個事情的確是真的,但是現在還處于掛牌期間,不方便透露更多的信息。”交大泰陽總經辦副主任鄧柳這樣說。

    據了解,交大泰陽是上海市重點扶持的兩家光伏企業之一,是由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大南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正隆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股份公司,注冊資本為31300萬元。

    此次36%股權的出讓方是大股東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在轉讓前持有總股本的61.35%。該部分出讓股權的轉讓評估價值約為13532.7萬元,現溢價為13860萬元轉讓。按注冊資本金計算,該部分股權對應的價值為11268萬元。兩者相差不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前二年度,交大泰陽的主營收入為60084.4003萬元,營業利潤為3183.3618萬元,凈利潤則高達2804.1469萬元;前一年度,主營收入為43344.7747萬元,營業利潤則只有191.0403萬元,凈利潤更是驟降至162.3843萬元。

    兩個年度的凈利潤差距為什么如此巨大?“可以肯定地說,光伏產業的毛利率在下降,總體利潤空間在不斷壓縮,這個趨勢是非常明顯的。”鄧柳對此毫不諱言。

    業內人士分析,這也許就是上海電氣開始退出的主要原因。

    此次掛牌轉讓,還附加了兩個特別要求。其一,出讓人為交大泰陽提供的貸款擔保總額人民幣近3億元,在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后90天內,受讓人或受讓人指定符合條件的第三方將按轉讓后出讓、受讓人的持股(25.35:36)比例向出讓人提供貸款反擔保,或替代出讓人向債權銀行為標的公司提供貸款擔保;其二,在股權轉讓完成后,受讓人須認可并繼續按照交大泰陽與現有員工的勞動合同履行。很顯然,上海電氣并不希望因為自身的退出而影響到交大泰陽的正常運營生產。

    現狀——政府推動民營資本扎堆光伏

    與上海電氣選擇漸次退出光伏產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更多的資本扎堆涌向這個火一樣發燙的新能源產業。也許是無錫尚德在2005年成為中國內地首家登陸紐交所所造就的巨大效應,很多地方政府和民營資本開始熱衷于光伏產業,期望能造就一個又一個的尚德神話。

    涉足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上市公司也不少,有交大南洋、南玻A、江蘇陽光、航天機電等,還有無錫尚德、浙江昱輝、賽維LDK等十來家海外上市企業。

    海寧:皮革之鄉轉攻光伏

    “皮革之鄉”浙江海寧,正從皮革紡織跨行到光伏產業,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從事服裝產業的丁橋佳力制衣,注冊了好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上馬年產500萬片太陽能單晶硅片的項目。

    據海寧市經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在年中就已出臺《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實施意見》,力爭到2012年實現太陽能光伏產業生產總值達200億元以上。“我們這里本來的產業重點是皮革、紡織,但是近幾年來,成本不斷上升,利潤率不斷下滑,又要受出口政策左右,地方經濟迫切需要轉型。去年制訂了產業發展戰略,把太陽能光伏產業列入本市5大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

    揚州:政府出臺扶持政策

    江蘇省揚州市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發布報告稱:“近幾年,揚州市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迅猛,計劃到2010年高純硅材料的年產量達到6000噸以上。”此前,該市還出臺了扶持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

    江蘇省能源研究會秘書長魏啟東介紹,作為國內光伏第一大省,目前江蘇約有六七十家光伏企業,而一年前只有40家左右。2007年江蘇20家主要光伏企業的產值是130億元,而2006年這個數字僅為59億元。

    在江西,廣豐縣近日又對外發布了新的戰略規劃,準備依托“江西省打造世界級光伏產業基地”的戰略定位,計劃用4年時間,形成“多晶硅-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完整光伏產業鏈,實現產值達100億元以上。

    湖南:重點突破光伏產業

    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梅克保親自撰文提出,湖南要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主動,就必須適應這些要求,放眼世界,立足省情,著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當前,尤其要堅持優勢優先,重點突破,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

    其他諸如江蘇、浙江、江西、廣西等省也都紛紛表示要大力扶持光伏產業。在產業布局上,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態勢。在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區,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集群。

    危機——開發與消費遭遇雙面夾擊

    目前國際上的太陽能光伏產業主要依靠立法和政府支持來得到發展,因此政府的補貼政策將直接影響這個產業。一位研究新能源的私募機構分析師介紹說,“如果從直接影響上來說,金融風暴對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新能源影響不會太直接,但是通過傳導將最終作用在產業上,繼而影響到相關的企業。”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美國7000億美元金融救助案終于過關,但是之后美國股市的重挫,全球經濟前景依然不樂觀。經濟不景氣導致消費能力下降,尤其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消費。消費者難借到錢,自然就無法安裝使用。

    專家指出,對消費者而言,最需要考慮的限制就在政府沒有補助的部分。目前政府不論在安裝還是費率的補助上,都是部分補助。沒有政府補助的差額,以往多數是通過銀行或金融機構甚至是基金來補助,以分期貸款的方式來運作。許多地區的消費者通過政府補助、銀行貸款或基金統包運作,不花一毛錢就可享受太陽能。

    但是,今年的金融風暴導致了基金等機構接連倒閉,銀行開始收縮銀根、緊縮貸款,這就不得不使得消費者需要先自行掏腰包來負擔政府沒有補助的部分。“金融風暴一來,失業率自然會增加,消費能力也將隨之下降。如果連擁有自己的房子都出現了問題,那使用太陽能系統發電自然是不可能了。”

    業內分析師指出,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往往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所以金融風暴所帶來的資金流動性差會影響到這塊的投資以及再融資。“不過,我認為這次金融風暴倒也是個好機會,可以把那些比較差的企業洗掉,剩下一些擁有高科技、有自主研發能力、有實力的企業留在這個市場上也算是一個好事情。我目前初步判斷,金融風暴的影響只是暫時的,新能源畢竟不同于傳統的制造業,它的未來發展前景是美好而且有希望的,但是那些披著新能源外衣的項目,想必難逃此次經濟危機。”

    隱憂——產能過剩小企業或先出局

    面對誘惑巨大的光伏產業,企業趨之若騖。但已經有人看到了光環背后的各種隱憂。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小峰提醒新入者需要冷靜,“投資人首先要回答清楚三個問題:技術、市場以及資金來源。現在,很多公司還回答不清楚這些問題,就盲目介入這個產業。”

    “多晶硅熱”高燒不退

    馳昂咨詢近期的一份跟蹤研究顯示,截至2008年5月,我國共有34家廠商開工建設高純多晶硅提純項目,其中新光硅業、洛陽中硅、東汽峨嵋、江蘇中能等4家企業已經擁有批量生產能力,在建生產項目共37個,完全投產后產能總和為6.8萬噸,項目大多數在今明兩年進入試生產。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廠商已經公布的遠期生產規劃之和超過了17萬噸,規劃中大多數產能將在2012年前實現。這還不算另外16家已經備案或正在籌備開工的企業,以及棱光實業等一批年生產能力幾十噸的企業。

    投資熱情導致產能過剩。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孟憲淦表示,按照規劃,中國光伏需求量到2020年也只有1800兆瓦,而2006年中國光伏電池產能已達到1600兆瓦,這意味著僅這一年的產能就可滿足未來十余年后的規劃目標。而去年全球光伏電池實際裝機容量只有1420兆瓦。換句話說,中國的光伏產能已可滿足全世界的需求。

    成本增加毛利率降幅大

    交大泰陽總經辦副主任鄧柳介紹:“這個產業現在的狀況是原料比較緊張,國內原料的供應量遠遠跟不上需求量,所以絕大部分都要依賴進口,大量的多晶硅原料都需要輸入。進口的話,價格自然就比較高。”

    由于高純多晶硅市場呈現嚴重供不應求的緊張態勢,光伏太陽能產業許多下游企業飽嘗多晶硅短缺之苦。太陽能級多晶硅現貨價格自2005年從55美元每公斤開始節節攀升,在2006年到達200美元以上,至2007年12月市場現貨價格甚至達到400美元。

    鄧柳表示,那些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依靠原來采購上的成本優勢可以獲得繼續良好的發展,也能保持不錯的毛利率,但對那些小型企業來說,原料成本等各種壓力疊加在一起,如果資金不是很充裕的話,生存會比較艱難。

    無錫尚德一位技術專家介紹,現在光伏產業的毛利潤已經沒有之前那么高了。“下降的趨勢很明顯。好一點的企業,毛利率大概在20%多,差一點的只有10%左右,這跟紡織等傳統制造業差不多。在新能源市場,出現這樣大的差別是不正常的。”

    應對——風投更謹慎開始尋找退路

    “新能源項目?是看了幾個,但都放棄了。”面對“現在還愿不愿意投類似光伏產業這樣的新能源項目”問題時,絕大多數風投都以上面這句話來回答。

    據他們分析,現在的金融風暴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在未來兩三年內不會消退。“很多新能源項目,是需要依賴政府的補貼和減稅才能生存的,所以自身的生存能力并不強。而且這些項目,往往投入的資金比較大,周期又相對較長,風險自然會增大。”

    橫店資本管理總監葉心介紹說:“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退出,全球的資本市場都是那么差,退出渠道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就算能退出,現在的價格也是不劃算的。新能源項目,我們是看了幾個,但是感覺未來的盈利能力還不太確定,不適合進行投資。”

    如山創投的丁世平則表示,在目前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即便是投資新能源項目,也要尋找那些能依靠自我力量實現盈利的企業,而不是主要依靠政府的補貼和減稅來獲得利潤的企業。

    在經濟形勢變差的環境下,風投的謹慎也變得順理成章。上海電氣所選擇從光伏產業中漸次退出的行為也許會變得更好理解。

    與此同時,信貸市場對新能源也變得若即若離起來。美國高盛銀行負責全球投資研究的副總裁邁克爾摩•根指出,信貸在市場的每一個角落都在加緊。對綠色能源的融資是否會是另外一個風險呢?摩根說:“信貸危機會對可再生能源行業產生重要影響,我認為會是有史以來最壞的一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光伏業產能過剩 風投正在找退路
http:www.cibtcorp.com/news/2009-2/20092592625.html
文章標簽: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